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关心下一代 | 北京理工大学关工委举办“杰出老校友回母校”活动

2025年4月23日,在即将迎来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之际,北京理工大学关工委联合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举办“百家大讲堂”暨“杰出老校友回母校”活动,特邀北京理工大学杰出老校友、西安恒达微波技术开发公司创始人伍捍东作题为“孜孜不倦微波梦,绵绵不断北理情”的精彩报告。

学校关工委秘书长、离退休教职工党委书记董兆波,学生工作部副部长、书院党委副书记、关工委副主任陆宝萍,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关工委副主任纪惠文,微波技术研究所所长孙厚军等师生参加活动。活动由纪惠文主持。

军旅磨砺到微波报国 北理工精神砥砺发展

伍捍东深情回顾了自己从江苏农村少年成长为微波技术专家的奋斗历程。他18岁参军入伍,在雪域高原的军旅生涯中锤炼出坚韧品格;21岁作为优秀士兵被推荐并录取至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微波专业学习。这段“军营到校园”的特殊经历为他日后扎根国防科技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研攻关显担当技术产品助力载人航天

伍捍东讲道,自己毕业后坚持投身微波技术研究,并在1993年创办恒达微波公司,带领团队攻克多项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国产高增益全向天线、气象雷达接收机保护开关等关键设备,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公司研制的交会对接雷达关键组件成功应用于“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的太空对接任务,为实现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作出贡献。说到此处,他动情地说到:“当看到我们的产品在太空完美运行的那一刻,所有艰辛都化作了自豪!”

创新理论结硕果 言传身教寄语时代新人

伍捍东提出的“多模反射面天线”理论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相关成果入选全球华人2021年度十大天线技术进展。他通过生动的案例阐释了“技术突破源于实践需求”的创新理念,并鼓励青年学子:“科研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敢想敢干。”他古稀之年仍关心青年师生成长,不仅担任学校学生德育类领军导师,在全校开设研究生选修课程,还专门设立了“伍捍东魏茂华微波信息奖教奖学金”,以实际行动支持青年教师和学生发展。此外,他还捐赠资金支持北京理工大学延安办学阶段(自然科学院)旧址保护项目。

伍捍东的奋斗历程生动诠释了北理工“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精神。从雪域高原的军旅磨砺到太空探索的科技突破,从实验室的技术攻关到延安精神的薪火相传,这位老校友用半个世纪的坚守,谱写了一曲“为国铸剑、为校争光”的壮美乐章。

活动现场,董兆波向伍捍东颁发了北京理工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五老”思政导师聘书。

陆宝萍向伍捍东颁发了“北理工百家大讲堂”纪念证书。

“一朝一夕北理人,一生一世北理情。”伍捍东以自身成长经历和创业奋斗的故事,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人的成长史,更是一代北理工人服务国家战略、勇攀科技高峰的缩影。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新征程上,这种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的担当精神,这种永葆初心、回馈母校的赤子情怀,将激励更多北理工学子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