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记镌文脉,青老偕行品墨香。为深化学校关工委和北京市首批“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管理学院退休党支部“开卷悦读,品味真理”品牌读书活动,2025年4月18日,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关工委和学院退休党支部组织老党员、离退休老教师与青年学子共赴郭沫若故居,开展主题读书活动。
离休干部方嘉洲,国务院原参事、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郎志正、退休党支部书记纪新华等老党员、老教师,学校离退休工作处处长宋希博,学校关工委秘书长、离退休教职工党委书记董兆波,与老少师生等近40人共同参与,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在书香浸润中赓续文化血脉,感悟家国情怀。
故居寻迹:触摸历史,感悟赤子丹心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老少师生循着郭沫若先生的人生足迹,从新文化运动的激昂呐喊,到抗战戏剧的慷慨创作;从甲骨文研究的严谨考据,到新中国科学事业的开拓引领,通过泛黄的手稿、斑驳的旧照与故居陈设,深刻体悟这位文学巨匠“以笔为剑”的爱国热忱与跨领域的学术造诣。
师生们驻足于郭沫若书房复原场景前,凝视案头书桌上一摞摞的文稿,感慨道:“先生的每一笔都饱含对民族命运的关切,这正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底色。”
青老对话:以诗为钥,共话使命担当
郎志正以郭沫若诗作《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的深情朗诵拉开座谈序幕。“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诗句中炽热的爱国情怀,将听众带回郭沫若留学日本的峥嵘岁月。
郎志正结合郭沫若《科学的春天》中“科学需要创造与幻想”的论述,勉励青年学子:“打破思维桎梏,以创新为刃,在科技强国的征程中劈波斩浪。”
老教师倪跃峰谈道,“郭沫若先生不仅是文学巨擘,更是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的典范。”学生们纷纷表示,“阅读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需如先生般将典籍智慧化为破局之力”“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愿以先生为镜,在创新中践行报国使命。”
纪新华领唱郭沫若作词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在激昂旋律中,青老两代人的歌声交织,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领导寄语:传承文脉,书写奋进新篇
宋希博谈道,郭沫若先生“严谨治学、博学笃行”的精神,值得每一位青年学子深思与践行,它是学术之路上行稳致远的基石,也是人生价值不断升华的源泉。董兆波鼓励青年学子要传承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治学精神,从阅读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在不懈的学习与奋进中为时代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此次活动以“实地浸润+思想碰撞”的形式,架起青老两代人对话的桥梁,在书香中厚植文化自信。今后,北理工老少师生将以郭沫若先生为榜样,在阅读与实践中砥砺前行,为谱写强国建设新篇章贡献智慧与力量。